|
通知公告
食品安全更多>>
市场动态更多>>
相关连接更多>>
|
新闻内容
鱼蚌混养疾病防治
发布时间:2011/12/5 16:52:20 新闻来源:互联网整理 点击数:1949
1、吊蚌入池初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是预防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在广大养殖户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珠蚌养得好,头个月工作不可少”!可见吊蚌入池后的第一个月对幼蚌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幼蚌经过手术插片后遭受极大创伤,体质虚弱,若不细心调养,手术伤口极易感染病菌,引发炎症而死亡。因此,做好吊蚌入池初期的水体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1)手术蚌入池前需进行浸泡消毒。许多珠农选择红霉素等抗生素,由于红霉素代谢时间长,影响蚌体的恢复,同时红霉素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虽然药效明显,但一定要慎用或不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药品。在浸泡消毒时,建议使用中草药如海得蚌复康进行消毒,一方面能杀灭手术伤口周围及蚌体上的病菌,同时起到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且对所育珍珠的色泽没有任何影响,不产生抗药性,使用成本也低于红霉素类药物。 2)吊蚌入池的头15天的水体消毒,最好每隔5天全池泼洒一次海得蚌毒灵,用量为每亩1米水深用500g,促进手术蚌伤口愈合。在此期间,尽量不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以免水体PH值的变化对手术蚌的伤口愈合及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蚌毒灵由多味中草药组成,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对蚌安全,无副作用。 2、正常养殖期应正确选择药物,做好周期性的水体消毒和疾病防治工作。 3、合理施肥、调节水质是防病、促长的重要技术环节 育珠蚌在水体中要生活3~4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育出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蚌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硅藻、金藻和一部分绿藻及甲藻是其喜食的饵料。养蚌育珠要求水质肥瘦适度、菌藻平衡,既能保证育珠蚌足够的饵料和微量元素,又能充分供应育珠蚌呼吸所需的氧气,养殖水体的水质好坏是影响珍珠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须定期施肥、使用微生物制剂,并向水体补充N、P、K、Ca等营养元素。 1)生物调控水质方法 养殖期间配合使用海得光合细菌,益生爽水宝,EM调水王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特别是夏季高温时,水体温度高,池塘负荷重,水质容易恶化,使用生物制剂配合增氧产品能有效安全地调节、控制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维持良好的水环境。池塘地质恶化严重的可配套使用海得底净宝以改善地质环境. 2)理好科学施肥与水质调节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肥料主要是碳铵、磷肥等无机肥料以及粪肥等有机肥料。虽然施用碳铵+磷肥后能培育出一定的浮游生物,但易产生利用率低、残留多、污染水体等弊端,且培养的藻类主要是蓝、绿藻。如果施肥不当而出现水华或蓝、绿藻大量死亡,便会大量耗氧,产生藻毒素而使鱼类出现泛塘,影响育珠蚌的生长。长期处于蓝、绿色的水体绝不是育珠蚌生长的最佳水体,水色应以黄绿色为佳。此外,单纯施用碳铵+磷肥,无法补充育珠蚌和珍珠生长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将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和价格。施用粪肥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要经过充分发酵,施用量大,劳动强度大,易破坏水质等。因此,不能单纯施用传统农用肥. 养蚌户应逐渐改变这种旧的习惯,选择高效、环保型的浓缩肥料(推荐海得贝类专用高效肥水素),不仅能够克服传统肥料的缺陷和弊端,而且具有调水、防病、促生长和提高珍珠质量的多重功能。高效肥水素除了含有N、P、K、Ca等元素外,还科学添加了有益菌、活性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成分,能定向培养硅藻等有益饵料生物,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降低水体有毒物质浓度,改良水质,补充珍珠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减少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