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收藏本站 服务是一种责任  我们关注会员利益
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害防治 > 正文
新闻内容
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发布时间:2011/12/7 14:39:40  新闻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1499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全年产量和效益。

  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水质调控。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品种以摄食鱼类为主,在产量和技术上得到了新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用肥水养鱼的方法调控水质.大量使用有机粪肥.加速了养殖水体有机质污染.增加水质调控难度。

  鱼病防治。鱼病防治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在高密度精养及夏季高温情况下.不但不实用.而且往往会造成水质变坏.这也是养殖管理的1个误区 杀虫和消毒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缺氧泛塘或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呈中毒状或鱼病暴发。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和配套设施情况而定.密度过大则水质无法控制,致使鱼病多,死亡率高,效益差 池塘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情况下稳定,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不稳定且极易变坏,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易暴发各种鱼病且来势凶猛,死亡率高。

  饲料。饲料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 使用低质、低价饲料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若饲料中含有不良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排泄量大,易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投喂量过多.造成鱼体肠道总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差,排泄多,污染水体;同时也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产生肠道病变。

  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办法

  水质调控。使用颗粒饲料进行精养的高产池塘.一般来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沉积较多.不能用肥水养鱼调控水质,而应做到:每年坚持用生石灰清塘.用量应达到过去的1.5倍,且坚持不用或少用有机粪肥。春季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大时,可用氮肥加磷肥来调水。在夏季水温高的情况下,如水质突变、藻类死亡、水体透明度增大.不能用氮肥肥水,而要适当应用底质改良药物和少量磷酸二氢钙.结合换水和多开增氧机。

  鱼病。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情况下,养殖水体分层现象严重。水体上、下层对流停止.下层水体处于缺氧状态.缺氧分解的各种有害物质大量产生.亚硝酸盐或氨态氮含量较高,易暴发各种鱼病.因此应常用环保型底质改良药物和增氧药物来调节水质.白天加开增氧机.即使暴发鱼病也必须用调水加内服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高温季节防治鱼病不能大面积用药.以防造成水质突变而加重病情.应查清病因.在喂鱼时用少量药物在水中溶解后泼洒在饲料台附近,形成药浴环境,采取以内服为主。食场消毒为辅,结合调水的治疗方法为好。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要科学、合理.使池塘自净能力与有机质污染量基本平衡。按计划产量来放养鱼种.产量设定要根据池塘条件、配套状况和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控制在800-1000 kg/亩为好。

  饲料。应选择优质饲料,增加鱼体自身抵抗力。减少鱼类排泄物,促使鱼类健康生长。一方面.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适中、氨基酸平衡好、加工工艺优良、饲料系数低的优质饲料;另一方面,控制好投喂量。日常使鱼类摄食到8成饱即可。在发生鱼病时,一是投喂药饵.二是减少投喂量至6成。

 

 

海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大英山西二街法苑里2栋2单元1702室
邮政编码:570204 电话:0898-66533936 传真:0898-66533936 邮箱:xiehui898@163.com 琼ICP备13002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