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食品安全更多>>
市场动态更多>>
相关连接更多>>
|
新闻内容
看鱼眼鉴别鱼的鲜度
发布时间:2011/12/7 15:53:09 新闻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2594
食鱼讲究一个“鲜”字,但“鲜”度如何,却是有层次之分的。死了不久的鱼,其鳃尚红,于中原一带的人而言,已认为是鲜的了;但对于广州人来说,那种即捕即杀即蒸的鱼,才叫“鲜”。你会挑选“鲜鱼”吗? 新鲜鱼眼睛透明 新鲜的鱼表皮有光泽,鱼鳞完整、贴伏,并有少量透明粘液;鱼背坚实有弹性,用手指压一下,凹陷处立即平复;鱼眼透明,角膜富有弹性,眼球饱满凸出;鱼腮鲜红或粉红,没有粘液,无臭味;鱼腹不膨胀,肛孔白色,不突出。 不新鲜、甚至变质的鱼,鱼鳞色泽发暗,鳞片松动;鱼背发软,肉与骨脱离,指压时凹陷部分很难平复;鱼眼塌陷,眼睛灰暗;鳃的颜色呈暗红或灰白,有陈腐味和臭味;鱼腹膨胀,肛孔鼓出;肌肉软软,列弹性,肚腹膨胀,骨肉分离,并有明显的腐臭味。 按新鲜程度烹调 鱼按其新鲜程度可分为新鲜、次新鲜、不太新鲜。一般,厨师会把握鱼的新鲜程度来确定烹调方法。 新鲜的鱼,可用于氽汤、清蒸方法,烹调方法,烹制出的菜肴,可体现鱼肉质鲜嫩的特点。亦可以运用于软炸、炒、烩、干煎、锅贴等方法来烹制,同样可使菜肴色泽光润、风味佳美。 次新鲜的鱼,采用干烧、红烧、红焖、茄汗烹制为宜。 不太新鲜的鱼(并不是腐败变质的鱼),宜采用糖醋、焦炸等方法,通过佐料和色深来消除异味,使食用者不易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发生中毒,多种化学毒物长期汇集在鱼鳃、肌肉和脂肪里,致使鱼体带毒。人如果吃了这些有毒的鱼,也将会中毒,甚至致畸、致癌。您到市场购买鱼时,要特别注意鉴别。方法有: 看鱼形:污染严重的鱼,形态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皮肤发黄,尾部发青。 看鱼眼:带毒的鱼眼睛浑浊,失去正常的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 看鱼鳃:鳃是鱼的呼吸器官,相当于人的肺。大量的毒物可能蓄积在这里,有毒的鱼鳃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 闻鱼味:正常的鱼有明显的腥味,污染了的鱼则气味异常。根据各种毒物的不同,会散发出大蒜气味、氨味、煤油味、火药味等不正常的气味,含酚量高的鱼鳃还可能被点燃。 “鲜鱼”小心有诈 现在精明的主妇挑鱼专看鱼鳃,但这也难不倒一些商贩。用粉涂在鱼鳃、鱼鳞上,一下子就让鱼“新鲜”了。因此,挑鱼不能光看颜色,关键在看鱼的眼珠。眼珠凸出,没有异色,就表明较新鲜。而眼珠深凹,且混有黄色等异色,百分之百涂了黄粉。 掺水,是水产品掺假的又一手段。有些水产商贩中流行着一句行话:水产水产,不掺水就惨。水产品下船后就用冰块保鲜,几经周折后,冰化成水,水产品已“吃”了水。有的商贩为了“增肥”,在出售前再浸泡一夜。 |